《華嚴經.十迴向品》經抄 2021/07
為令
一切眾生攝善根故,
一切眾生離諸苦故,
一切眾生廣大解故。
這裡,有三句可能常被看到佛學用語,術語,或著說口頭禪。
一般而言,對你不會有感覺的。
但,如果這三句莫名其妙的,你就會「有感」,
來,
我試著幫你再解釋一下。
「攝善根」、「離諸苦」、「廣大解」,是,人這種動物,可以在身肉體中,
長出來的、呈現出來的某些特色。
當然,相比於酒色財氣,理想、觀念和權力,
這三種就很沒有「精彩」。
不過,反正,它對你有感覺了。恭喜!不容易啊。
「攝善根」、「離諸苦」、「廣大解」,這三項,恰恰是德性、解脫和智慧。
這是佛學想給你的。
想給你,就表示,你大概「沒有」;所以,佛學可以給你。
不過,重點是,雖然你沒有,但你「想要」嗎?
人,為什麼會想要德性、解脫和智慧呢?真是怪事。
因為,你感受到「苦」。
沒有被苦的壓迫,人,很少會去想到要擁有這三項!
佛學,從談「苦」起家,所謂五苦:
一、生老病死苦。二、愛別離苦。三、怨憎會苦。四、求不得苦。五、五盛陰苦。
佛學,有沒有很「科學」呢?真的討論的非常仔細,非常精凖。
這些苦,有辦法去克服嗎?這不是「普世價值」嗎?可能克服嗎?哈。
佛學,讓人感動之處,在於:對,佛學就去追求如何化解苦的學問和行法。
那麼,德性是地基、解脫是成果,智慧是應用。
而,誦唸,是行法,這是實踐這過程的方法之一。
**
《华严经.十回向品》经抄 2021/07
为令
一切众生摄善根故,
一切众生离诸苦故,
一切众生广大解故。
这里,有三句可能常被看到佛学用语,术语,或着说口头禅。
一般而言,对你不会有感觉的。
但,如果这三句莫名其妙的,你就会「有感」,
来,
我试着帮你再解释一下。
「摄善根」、「离诸苦」、「广大解」,是,人这种动物,可以在身肉体中,
长出来的、呈现出来的某些特色。
当然,相比于酒色财气,理想、观念和权力,
这三种就很没有「精彩」。
不过,反正,它对你有感觉了。恭喜!不容易啊。
「摄善根」、「离诸苦」、「广大解」,这三项,恰恰是德性、解脱和智慧。
这是佛学想给你的。
想给你,就表示,你大概「没有」;所以,佛学可以给你。
不过,重点是,虽然你没有,但你「想要」吗?
人,为什么会想要德性、解脱和智慧呢?真是怪事。
因为,你感受到「苦」。
没有被苦的压迫,人,很少会去想到要拥有这三项!
佛学,从谈「苦」起家,所谓五苦:
一、生老病死苦。二、爱别离苦。三、怨憎会苦。四、求不得苦。五、五盛阴苦。
佛学,有没有很「科学」呢?真的讨论的非常仔细,非常精凖。
这些苦,有办法去克服吗?这不是「普世价值」吗?可能克服吗?哈。
佛学,让人感动之处,在于:对,佛学就去追求如何化解苦的学问和行法。
那么,德性是地基、解脱是成果,智能是应用。
而,诵念,是行法,这是实践这过程的方法之一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