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妙法蓮華經.藥王菩薩本事品》的本事是什麼?
藥王本事品,是我莫名的愛翻到的章節之一。
因為,藥王和本事,這兩個概念加在一起,有一種強烈的吸引力。
對啊,藥王,是指藥中之王,那表示這是很重要的「菩薩人物」,祂會講出什麼很重要的道理出來,開出很重的要「修行藥方」。
但,文章中,祂什麼藥方都沒有開,倒是,祂展現出了很多「本事」。
所以,那麼被期待的藥方,就應是她所呈現的本事。
那本事是什麼?
「一切眾生喜見菩薩,豈異人乎,今藥王菩薩是也」。
在還沒有成為「藥王」之前,這位大修行者名稱是「一切眾生喜見菩薩」。
有意思啊。
要當藥「王」之前,是需要「一切眾生喜見」。
王之所以是王,不在於藥的威力是什麼,而是:這是「一切眾生喜見」的藥。
好啦,那「一切眾生喜見」菩薩的本事是什麼?所以,這本事使得祂可以是「一切眾生喜見」?
一切眾生喜見菩薩:「得此三昧已,心大歡喜,即作念言,我得現一切色身三昧,皆是得聞法華經力,我今當供養日月淨明德佛、及法華經。」
供養。
這是祂的本事。
哦,原來,供養也是一種難得的「本事」。
那供養又是什麼?
以下就很「漫畫」的表意了:
自念言:『我雖以神力供養於佛,不如以身供養。』
什麼是神力供養:
又雨海此岸栴檀之香,此香六銖、價值娑婆世界,以供養佛。
也就是用世間上被認為是有價值之物來供養。
但這不如「身供養」。
身供養,即是一種「實踐」。
身體去實踐之同時,別人才能真正的有所感受。所以:
「而自燃身,光明遍照八十億恒河沙世界」。所以,才能是「一切眾生喜見」。
換言之,以自己的實踐去讓自己的生命邁向更好的更圓滿的階段,才是「真供養」。
對別人,才有攝受力。
當「法」在某個肉體呈上被展現時,亦即,用我的術語,當某種德性在某人之肉體身上被展現時,那真的才是「供養」「法」。
那真的是「燃身供養」。
所以,經中:
一切眾生喜見菩薩、作如是法供養已。
這是藥王菩薩的「本事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