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
《從地湧出品》之後,接著而來的就是《如來壽量品》。
這是一種對「時間觀」的一種敘事形態的表述。
佛學的時間觀,的確,是和一般的時間觀,不同。
倒是和現象學的時間觀,挺接近的。
海德格爾:時間性(現在)只是和曾在以及未來共在狀態下的「綻出」。
胡塞爾:滯留和前攝共在狀態下,現在才能被意識到。
總之,時間不是一種線性的存在。而是一種從底域對焦而出的一種對象性之物。
類似這樣的概念,大乘佛學經典中以「如來壽量品」來敘事性的表達。
但,時間性(現在)的綻出,也是有所因緣的,亦即有所「奠基」的。
海氏:“奠基在對用具聯系的一種居持中”而已。
有某種目的性的獲取衝動,於是才有現在的綻出。
在佛學經典中,這一目的性就是,經文:
「但以方便、教化眾生,令入佛道,作如是說。」
「他人」之德性成熟,是大乘的根基底,也可以在這裡看到。
註意是,他人,而不是自己。
成就者之所以是成就者,在於以他人的德性成熟之這樣的目的,所以,時間性被綻出了。
所以才有修行的諸種種行。
他人最終都能德性成熟了,於是時間性的綻出之目的就不再了,於是一種無時間的永恆性之美,涅槃,成就了。
決定修行最後成就的因素:他人的德性成熟。
這是大乘。
所以才有很有名的那一句:地獄不空誓不成佛。
這不是一種情緒的舒發,這是有理論性上的必然。
於是《金剛經》這句就有理論上的可解性:
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。
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第十六
《从地涌出品》之后,接着而来的就是《如来寿量品》。
这是一种对「时间观」的一种叙事形态的表述。
佛学的时间观,的确,是和一般的时间观,不同。
倒是和现象学的时间观,挺接近的。
海德格尔:时间性(现在)只是和曾在以及未来共在状态下的「绽出」。
胡塞尔:滞留和前摄共在状态下,现在才能被意识到。
总之,时间不是一种线性的存在。而是一种从底域对焦而出的一种对象性之物。
类似这样的概念,大乘佛学经典中以「如来寿量品」来叙事性的表达。
但,时间性(现在)的绽出,也是有所因缘的,亦即有所「奠基」的。
海氏:“奠基在对用具联系的一种居持中”而已。
有某种目的性的获取冲动,于是才有现在的绽出。
在佛学经典中,这一目的性就是,经文:
「但以方便、教化众生,令入佛道,作如是说。」
「他人」之德性成熟,是大乘的根基底,也可以在这裡看到。
注意是,他人,而不是自己。
成就者之所以是成就者,在于以他人的德性成熟之这样的目的,所以,时间性被绽出了。
所以才有修行的诸种种行。
他人最终都能德性成熟了,于是时间性的绽出之目的就不再了,于是一种无时间的永恆性之美,涅槃,成就了。
决定修行最后成就的因素:他人的德性成熟。
这是大乘。
所以才有很有名的那一句:地狱不空誓不成佛。
这不是一种情绪的舒发,这是有理论性上的必然。
于是《金刚经》这句就有理论上的可解性:
我皆令入无馀涅槃而灭度之。
回教學總網站
2023年3月18日 星期六
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