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法蓮華經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
一開始佛學,是以反種姓制度當作重要的理論特點。
但,歷史的演進,往往不是一步到位。
是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佛,這件事,就被討論。
早期的說法是,不是人人都可以的。
一直要到「大乘佛學」出來,才明白的提出「人人都可成佛」這樣的理論架構。
法華經,是早期大乘佛學重要的文本。
自然,在人人都可成佛這一點上,也是堅持人人都可成佛這樣的立場。
但你可以從文本看出,這樣的立場也不是一下子就「明明白白的談出來」,而是用一種迂迴的方式來表達。
從,大弟子、五百弟子,現在談到了「學、無學人二千人」,也都可以授記了。
一步一步的,不斷的在「誰可以成佛」這一論點上,放大資格。
說,人人都可以什麼,講講喊喊很簡單。真的要從理論上論證,就難了。
就有人比你漂亮,比你會跑,比你會算數學。
更何況,提出理論之後,你還要提出「方法」,說,用這方法,人人都可以怎麼樣。
不知你對這事有什麼感覺?
來,如果你好想考上很有名的大學,但你知道數學要好才行。
於是你說,你想提出「人人都可以考數學滿分的理論」?然後,你要提出方法,讓人人都可以依這方法,數學滿分。
你敢嗎?
一定不敢。哈。
有這麼好的事嗎?
所以,你感覺一下釋尊的氣勢,他可不是說人人都可以數學滿級分,
而是氣吞山河的說,人人都可成佛。
講講,不算什麼。
他提出了「方法」,這方法讓佛學之所以是「佛法」。
更重要的是,這「方法」人人可用,人人用了之後,人人可成佛。
方法就是「行法」,修行的方法。
慢慢的法華經會提出「行法」,這行法,人人可用,可行。
有什麼方法是人人可用、可行、又有效?
這是大乘佛法的特色與精神。
妙法莲华经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
一开始佛学,是以反种姓制度当作重要的理论特点。
但,历史的演进,往往不是一步到位。
是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佛,这件事,就被讨论。
早期的说法是,不是人人都可以的。
一直要到「大乘佛学」出来,才明白的提出「人人都可成佛」这样的理论架构。
法华经,是早期大乘佛学重要的文本。
自然,在人人都可成佛这一点上,也是坚持人人都可成佛这样的立场。
但你可以从文本看出,这样的立场也不是一下子就「明明白白的谈出来」,而是用一种迂迴的方式来表达。
从,大弟子、五百弟子,现在谈到了「学、无学人二千人」,也都可以授记了。
一步一步的,不断的在「谁可以成佛」这一论点上,放大资格。
说,人人都可以什麽,讲讲喊喊很简单。真的要从理论上论证,就难了。
就有人比你漂亮,比你会跑,比你会算数学。
更何况,提出理论之后,你还要提出「方法」,说,用这方法,人人都可以怎麽样。
不知你对这事有什麽感觉?
来,如果你好想考上很有名的大学,但你知道数学要好才行。
于是你说,你想提出「人人都可以考数学满分的理论」?然后,你要提出方法,让人人都可以依这方法,数学满分。
你敢吗?
一定不敢。哈。
有这麽好的事吗?
所以,你感觉一下释尊的气势,他可不是说人人都可以数学满级分,
而是气吞山河的说,人人都可成佛。
讲讲,不算什麽。
他提出了「方法」,这方法让佛学之所以是「佛法」。
更重要的是,这「方法」人人可用,人人用了之后,人人可成佛。
方法就是「行法」,修行的方法。
慢慢的法华经会提出「行法」,这行法,人人可用,可行。
有什麽方法是人人可用、可行、又有效?
这是大乘佛法的特色与精神。
回教學總網站
2022年11月4日 星期五
妙法蓮華經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