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妙法蓮華經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》:先行應是什麼
法華經文本後面的幾章節,都是許多菩薩級的人物出現,來為這本經書的特色以及可能的修行果效,做出「現身說法」式的說明。
恰恰,我們可以觀察,這些大修行人,是如何的修行的。
修行,跟騎腳踏車或游泳一樣,往往都需要去觀察「會的人」是怎麼會的?而不只是去讀某種「學習文本」,而已。
妙音菩薩出場了,他是如何成就的呢?
首先,他的成就是什麼狀況呢?「得如是等百千萬億恒河沙等諸大三昧。」
經文中也有其他菩薩幫我們提問了,經文:
爾時華德菩薩白佛言:「世尊,是妙音菩薩,種何善根,修何功德,有是神力。」
對啊, 大家也都想學這樣果效的行法。
一是修行前的基礎,這稱之為「前行」。
經文:
是妙音菩薩,已曾供養親近無量諸佛,久植德本,又值恒河沙等百千萬億那由他佛。
一、要先努力去有「德性成熟」。
二、才是正式的行法。「而是菩薩、現種種身,處處為諸眾生說是經典」。
德性與修行,二者,在大乘佛法中成為一種奠基關係,甚至可以說,「人格德性」更重要,那是基礎。
這是大乘的行法特色之一。德性為先。
讀經、講經,則是正式行法之內容。
和儒學的觀念,其實是有很大相似性的。
所以,大乘佛學在中原大地,開花結果。
所以,我愛跟學生說,同學,想考研究所嗎?想讀懂xx理論嗎?
來,先不要妨礙別人讀書,先鼓勵別人讀書,先給想讀書的同學一個讚。
不要小看這動作。
這是德性,是你「修行」,即開智慧,的基礎。
《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》:先行应是什麽
法华经文本后面的几章节,都是许多菩萨级的人物出现,来为这本经书的特色以及可能的修行果效,做出「现身说法」式的说明。
恰恰,我们可以观察,这些大修行人,是如何的修行的。
修行,跟骑脚踏车或游泳一样,往往都需要去观察「会的人」是怎麽会的?而不只是去读某种「学习文本」,而已。
妙音菩萨出场了,他是如何成就的呢?
首先,他的成就是什麽状况呢?「得如是等百千万亿恒河沙等诸大三昧。」
经文中也有其他菩萨帮我们提问了,经文:
尔时华德菩萨白佛言:「世尊,是妙音菩萨,种何善根,修何功德,有是神力。」
对啊, 大家也都想学这样果效的行法。
一是修行前的基础,这称之为「前行」。
经文:
是妙音菩萨,已曾供养亲近无量诸佛,久植德本,又值恒河沙等百千万亿那由他佛。
一、要先努力去有「德性成熟」。
二、才是正式的行法。「而是菩萨、现种种身,处处为诸众生说是经典」。
德性与修行,二者,在大乘佛法中成为一种奠基关係,甚至可以说,「人格德性」更重要,那是基础。
这是大乘的行法特色之一。德性为先。
读经、讲经,则是正式行法之内容。
和儒学的观念,其实是有很大相似性的。
所以,大乘佛学在中原大地,开花结果。
所以,我爱跟学生说,同学,想考研究所吗?想读懂xx理论吗?
来,先不要妨碍别人读书,先鼓励别人读书,先给想读书的同学一个赞。
不要小看这动作。
这是德性,是你「修行」,即开智慧,的基础。
回教學總網站
2022年7月16日 星期六
《妙法蓮華經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》:先行應是什麼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