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妙法蓮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》:清淨
這一篇的前二篇是: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、妙法蓮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。
這是先跟你說了這經典的特色(分別功德),再來是實踐的方法(隨喜功德),之後,很邏輯的,就是談到實踐如果正確而來的可能效果(法師功德)。
法師在這篇,不是專指講授者,而是特指「實踐而有效果者」。
經文:
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:「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受持是法華經,若讀、若誦,若解說、若書寫,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、千二百耳功德、八百鼻功德、千二百舌功德、八百身功德、千二百意功德,以是功德、莊嚴六根,皆令清淨」。
好,再來是,這效果,大概你看不下去。
用現代的通俗語言,大概是「迷信」、「神話」、「幻想」。
不過,有時,不知你會如何來形容我們這時代的某些你不敢去挑戰的名詞:平等、自由、公正。
迷信等,往往是指現在的經驗世界中你「看不到」或「感知不到」。
但,不知道,你是不是真的有看到了「平等、自由、公正」。
如果你有真的看到,跟我說,讓我看一下,開開眼界,感恩。
所以,那是一種「理想」,一種可能性的存在,對不對。
只是佛學用那時代的語信來表達理想,一種可能性的存在。
「有可能!」是指,你要用你的努力去「在未來呈現出來」。
那麼,那未來的可能性是什麼?從佛學所關心的面向而言,那是指生命與之俱來的煩惱。
經文:
以是功德、莊嚴六根,皆令清淨。
六根,是指人的六種經驗感官,眼耳鼻舌身意。清淨,是指沒有被壓迫,是指自在。
佛學看重這種生命樣態。
如果你對六根清淨無感,那你和佛學不相應。
但,六根清淨你現在無感,並不代表你「以後」無感。
六根清淨是一種什麼樣態狀況呢?經中有描述。
你看了,大概覺得是「迷信」,正如同「量子力學」如果你有去讀看看,你也一定覺得是迷信,一樣。
《妙法莲华经法师功德品第十九》:清淨
这一篇的前二篇是:妙法莲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七、妙法莲华经随喜功德品第十八。
这是先跟你说了这经典的特色(分别功德),再来是实践的方法(随喜功德),之后,很逻辑的,就是谈到实践如果正确而来的可能效果(法师功德)。
法师在这篇,不是专指讲授者,而是特指「实践而有效果者」。
经文:
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摩诃萨:「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受持是法华经,若读、若诵,若解说、若书写,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、千二百耳功德、八百鼻功德、千二百舌功德、八百身功德、千二百意功德,以是功德、庄严六根,皆令清淨」。
好,再来是,这效果,大概你看不下去。
用现代的通俗语言,大概是「迷信」、「神话」、「幻想」。
不过,有时,不知你会如何来形容我们这时代的某些你不敢去挑战的名词:平等、自由、公正。
迷信等,往往是指现在的经验世界中你「看不到」或「感知不到」。
但,不知道,你是不是真的有看到了「平等、自由、公正」。
如果你有真的看到,跟我说,让我看一下,开开眼界,感恩。
所以,那是一种「理想」,一种可能性的存在,对不对。
只是佛学用那时代的语信来表达理想,一种可能性的存在。
「有可能!」是指,你要用你的努力去「在未来呈现出来」。
那麽,那未来的可能性是什麽?从佛学所关心的面向而言,那是指生命与之俱来的烦恼。
经文:
以是功德、庄严六根,皆令清淨。
六根,是指人的六种经验感官,眼耳鼻舌身意。清淨,是指没有被压迫,是指自在。
佛学看重这种生命样态。
如果你对六根清淨无感,那你和佛学不相应。
但,六根清淨你现在无感,并不代表你「以后」无感。
六根清淨是一种什麽样态状况呢?经中有描述。
你看了,大概觉得是「迷信」,正如同「量子力学」如果你有去读看看,你也一定觉得是迷信,一样。
回教學總網站
2022年5月27日 星期五
《妙法蓮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》:清淨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