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2年5月13日 星期五

《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:靜下來

 

《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:靜下來

分別功德品,是接著如來壽量品之後,而來的。

分別功德,是什麼意思呢?就是說,去說明「如來壽量品所說的生命的無盡存在」這一概念有什麼重要?

即,去分別某事某物的「功德」(重要性)。

大乘是直接的開大門的說:生命是無盡的存在。這是一實相。

當然,在我們這時代,這是「可疑的」。

其實,在每個時代都是可疑的。

所以,經典就是在對「可疑」進行說明。

法華系佛典的「論證」模式,在這裡,倒是展現的清楚。

先說,經文:
爾時大會、聞佛說壽命劫數長遠如是,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、得大饒益。

這種生命無盡的說法,對「修行者」而言,「得大饒益」。經文再強調之:
佛說稀有法, 昔所未曾聞, 世尊有大力, 壽命不可量。

佛典中並沒有我們現代人式的那種「社會科學式」的論證方式。而是用一種「對結果的描述」之方式來說明。

但對這種描述,你會信嗎?不會。古人也不會。

所以,經典說明了在什麼狀況下,你才可能會信。經文:
其有諸菩薩, 無量劫行道, 聞我說壽命, 是則能信受。

你要先有一些「基礎功」(佛典中很含蓄的說無量劫行道),即佛學中的「先修功德」,在這種生命的基礎上,你才能接受「生命無盡」。

換言之,這是「實踐型的」知識系統。什麼是實踐型的知識系統呢?來,你會游泳嗎?這一問題的答案,就是實踐型的知識回應。「去練了」才知道。

所以,信不信呢?去「做了先行的基礎功德後」,才知道。這是佛學的知識系統的特色及論法。

不容易啊。真的不容易。

看到這裡,你有什麼想法?你會相信嗎?

哈。

其實,你幾乎沒有「去想過」,生命的生死、長遠、有盡無盡的問題?

但這問題,一直存在,一直盯著你。所以,解決的方法就是「讓自己很忙」,不要讓自己靜下來。

你愈忙,有時,愈是表示,你不敢去面對這問題,那也表示,這問題對你是「重要的」。

存在的問題。只要你一「靜下來」,就會四方八野的擁了上來。

《妙法莲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七》:静下来

分别功德品,是接着如来寿量品之后,而来的。

分别功德,是什麽意思呢?就是说,去说明「如来寿量品所说的生命的无尽存在」这一概念有什麽重要?

即,去分别某事某物的「功德」(重要性)。

大乘是直接的开大门的说:生命是无尽的存在。这是一实相。

当然,在我们这时代,这是「可疑的」。

其实,在每个时代都是可疑的。

所以,经典就是在对「可疑」进行说明。

法华系佛典的「论证」模式,在这裡,倒是展现的清楚。

先说,经文:
尔时大会、闻佛说寿命劫数长远如是,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、得大饶益。

这种生命无尽的说法,对「修行者」而言,「得大饶益」。经文再强调之:
佛说稀有法, 昔所未曾闻, 世尊有大力, 寿命不可量。

佛典中并没有我们现代人式的那种「社会科学式」的论证方式。而是用一种「对结果的描述」之方式来说明。

但对这种描述,你会信吗?不会。古人也不会。

所以,经典说明了在什麽状况下,你才可能会信。经文:
其有诸菩萨, 无量劫行道, 闻我说寿命, 是则能信受。

你要先有一些「基础功」(佛典中很含蓄的说无量劫行道),即佛学中的「先修功德」,在这种生命的基础上,你才能接受「生命无尽」。

换言之,这是「实践型的」知识系统。什麽是实践型的知识系统呢?来,你会游泳吗?这一问题的答案,就是实践型的知识回应。「去练了」才知道。

所以,信不信呢?去「做了先行的基础功德后」,才知道。这是佛学的知识系统的特色及论法。

不容易啊。真的不容易。

看到这裡,你有什麽想法?你会相信吗?

哈。

其实,你几乎没有「去想过」,生命的生死、长远、有尽无尽的问题?

但这问题,一直存在,一直盯着你。所以,解决的方法就是「让自己很忙」,不要让自己静下来。

你愈忙,有时,愈是表示,你不敢去面对这问题,那也表示,这问题对你是「重要的」。

存在的问题。只要你一「静下来」,就会四方八野的拥了上来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