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》之四的「順法故」
今天接著講。
上po文中,安樂行品提出了修行的「四法」,
其實也就是在面對生命困境中時「去思考及去實踐所依賴的原則」。
古典經典中的原則,就是「原則」,往往都是直下說出的,而不是推理推出來的。
信是核心。
但,信談何容易?
所以現代的人去解經,才是試著要去「幫你解釋」。使你能夠從「理解方面」開始去感受。
先把四法再列出來:
一、安住菩薩行處及親近處,能為眾生演說是經。
二、善修如是安樂心故,諸有聽者、不逆其意,有所難問,不以小乘法答,但以大乘而為解說,令得一切種智。
三、於一切眾生,平等說法,以順法故,不多不少,乃至深愛法者、亦不為多說。。
四、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,隨在何地,以神通力、智慧力、引之,令得住是法中。
第一、第二談過了。
第三的核心在於「順法故」。
如果你對基督教教義有所認識,也可以這麼表述「依上帝的話語」。
意思是,不是靠著你的思考所得而去實踐,而是靠著「法」,這裡是佛法。
「順著法」講出來,足矣!多說,無益。所以重點是「順不順」,多不多,無關。
但,就修行者而言,「順著法」是一種何等樣貌,我說的是順著法嗎?
「於一切眾生,平等說法」。這是對順法狀況的描述。
你說的東東,是可以「對所有的人都適用嗎?」這是判準。
用康德的說法,對每個人都有效,可以普遍且必然地規範每一個人。
來,練習:
你愛你的女(男)朋友的方法,正如同其他人(含對方)也可以同樣如此那樣的去愛。
例如,你體貼別人所以別人也體貼你,這如果沒有矛盾。你真的可以愛下去。用力去愛。
來,
你騙別人,正如同別人也那樣的騙你。
那你根本騙不到人。所以,騙人不是善的倫理。
這是康德對於倫理學行為的推理形式。
順法故,就是「於一切眾生,平等說法」之下的那種內容。
順法而言,當然不容易;人都喜歡去做「對自己看起來有利的事」。
佛法的法,恰恰是走向「對自己有益就是對別人有益」的那條路;不容易,所以是修行;所以生命在這過程,成長,成熟。
《華嚴.十大願王》:
譬如曠野沙磧之中,有大樹王。若根得水,枝葉華果悉皆繁茂,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。一切眾生而為樹根,諸佛菩薩而為華果,以大悲水饒益眾生,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。
樹根與花果,是同存共在的二合一。人與他人,亦如是。
所以,恨別人往往是恨自己;恨樹根,不會有好果子。愛樹根,則「自然」有好果子,你不用特別去想著果子:以大悲水饒益眾生,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。
雖然,這很難!所以,這是修行。
**
《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第十四》之四的「顺法故」
今天接着讲。
上po文中,安乐行品提出了修行的「四法」,
其实也就是在面对生命困境中时「去思考及去实践所依赖的原则」。
古典经典中的原则,就是「原则」,往往都是直下说出的,而不是推理推出来的。
信是核心。
但,信谈何容易?
所以现代的人去解经,才是试着要去「帮你解释」。使你能够从「理解方面」开始去感受。
先把四法再列出来:
一、安住菩萨行处及亲近处,能为众生演说是经。
二、善修如是安乐心故,诸有听者、不逆其意,有所难问,不以小乘法答,但以大乘而为解说,令得一切种智。
三、于一切众生,平等说法,以顺法故,不多不少,乃至深爱法者、亦不为多说。。
四、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,随在何地,以神通力、智慧力、引之,令得住是法中。
第一、第二谈过了。
第三的核心在于「顺法故」。
如果你对基督教教义有所认识,也可以这么表述「依上帝的话语」。
意思是,不是靠着你的思考所得而去实践,而是靠着「法」,这里是佛法。
「顺着法」讲出来,足矣!多说,无益。所以重点是「顺不顺」,多不多,无关。
但,就修行者而言,「顺着法」是一种何等样貌,我说的是顺着法吗?
「于一切众生,平等说法」。这是对顺法状况的描述。
你说的东东,是可以「对所有的人都适用吗?」这是判准。
用康德的说法,对每个人都有效,可以普遍且必然地规范每一个人。
来,练习:
你爱你的女(男)朋友的方法,正如同其他人(含对方)也可以同样如此那样的去爱。
例如,你体贴别人所以别人也体贴你,这如果没有矛盾。你真的可以爱下去。用力去爱。
来,
你骗别人,正如同别人也那样的骗你。
那你根本骗不到人。所以,骗人不是善的伦理。
这是康德对于伦理学行为的推理形式。
顺法故,就是「于一切众生,平等说法」之下的那种内容。
顺法而言,当然不容易;人都喜欢去做「对自己看起来有利的事」。
佛法的法,恰恰是走向「对自己有益就是对别人有益」的那条路;不容易,所以是修行;所以生命在这过程,成长,成熟。
《华严.十大愿王》:
譬如旷野沙碛之中,有大树王。若根得水,枝叶华果悉皆繁茂,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。一切众生而为树根,诸佛菩萨而为华果,以大悲水饶益众生,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。
树根与花果,是同存共在的二合一。人与他人,亦如是。
所以,恨别人往往是恨自己;恨树根,不会有好果子。爱树根,则「自然」有好果子,你不用特别去想着果子:以大悲水饶益众生,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。
虽然,这很难!所以,这是修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