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0年10月16日 星期五

《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》是要方便什麼呢

《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》是要方便什麼呢

方便品,是擺在第二章節。
序品之後,緊接著就提出「方便」這一概念,那麼方便這一概念,對法華經而言,是極重要的。

忍不住就要先提出來說一下。

但,方便什麼呢?「方便」在行法。亦即,法華經提出了他的重點特色之一,有「更方便」的修行方法。

但,這更方便,卻又是為了「更高修行境界」而來的方法。

哈,對,這裡你會覺得怪怪了。

一般而言,方便是一種「臨時簡單的方法」,所以效果對一般方法相較而言,往往被預期應更差一點。

但對佛法而言,「方便」是指相對於小乘而言,是指會有一套和傳統不同的修行方法,這方法好像看起來「更方便」。

但為什麼要有這種看起來更方便的修法呢?

並不是怕苦,所以提出「簡單版本」的修法;而是,要走向更高的修行境界,這裡提供了一種看起來「更方便」的修法,但卻是必要的方法。

但如果要說,這裡的「方便」修法是為了企向更高的生命境界,那麼就要先說明這經中所提的生命境界是「更高的」。

經文:
爾時,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,告舍利弗:「諸佛智慧,甚深無量,其智慧門,難解難入,一切聲聞、辟支佛、所不能知。…」

「一切聲聞、辟支佛、所不能知」是指傳統小乘修行人。

於是,法華一起頭就跟你說,這本是「更高於」小乘的境界:「諸佛智慧,甚深無量,其智慧門,難解難入」。

好了,如果境界更高,那麼修法上的「方便」是什麼意思呢?

經文:
舍利弗,吾從成佛已來,種種因緣,種種譬喻,廣演言教,無數方便、引導眾生,令離諸著。

方便就在於是如此的:「種種因緣,種種譬喻,廣演言教,無數方便、引導眾生」。而目的是「離諸著」。這是修行的核心目的。

方便,有多「方便」,經文:
或有人禮拜,    或復但合掌,    乃至舉一手,    或復小低頭,
以此供養像,    漸見無量佛。

「單合掌小低頭畢竟成佛道」。這句很有名的句子就是從這裡出來的。

然而,這一「方便」和更高境界之間,卻是有著理論上的必然性;
而不是只是為了減少人的辛苦而提出的一另「懶人包」的修行方法。

而這理論就是法華經最重要的佛學理論:一乘。

經文:
未來世諸佛,    雖說百千億、    無數諸法門,    其實為一乘。

諸佛兩足尊,    知法常無性,    佛種從緣起,    是故說一乘。

**
《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》是要方便什么呢

方便品,是摆在第二章节。
序品之后,紧接着就提出「方便」这一概念,那么方便这一概念,对法华经而言,是极重要的。

忍不住就要先提出来说一下。

但,方便什么呢?「方便」在行法。亦即,法华经提出了他的重点特色之一,有「更方便」的修行方法。

但,这更方便,却又是为了「更高修行境界」而来的方法。

哈,对,这里你会觉得怪怪了。

一般而言,方便是一种「临时简单的方法」,所以效果对一般方法相较而言,往往被预期应更差一点。

但对佛法而言,「方便」是指相对于小乘而言,是指会有一套和传统不同的修行方法,这方法好像看起来「更方便」。

但为什么要有这种看起来更方便的修法呢?

并不是怕苦,所以提出「简单版本」的修法;而是,要走向更高的修行境界,这里提供了一种看起来「更方便」的修法,但却是必要的方法。

但如果要说,这里的「方便」修法是为了企向更高的生命境界,那么就要先说明这经中所提的生命境界是「更高的」。

经文:
尔时,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,告舍利弗:「诸佛智慧,甚深无量,其智慧门,难解难入,一切声闻、辟支佛、所不能知。…」

「一切声闻、辟支佛、所不能知」是指传统小乘修行人。

于是,法华一起头就跟你说,这本是「更高于」小乘的境界:「诸佛智慧,甚深无量,其智慧门,难解难入」。

好了,如果境界更高,那么修法上的「方便」是什么意思呢?

经文:
舍利弗,吾从成佛已来,种种因缘,种种譬喻,广演言教,无数方便、引导众生,令离诸着。

方便就在于是如此的:「种种因缘,种种譬喻,广演言教,无数方便、引导众生」。而目的是「离诸着」。这是修行的核心目的。

方便,有多「方便」,经文:
或有人礼拜,    或复但合掌,    乃至举一手,    或复小低头,
以此供养像,    渐见无量佛。

「单合掌小低头毕竟成佛道」。这句很有名的句子就是从这里出来的。

然而,这一「方便」和更高境界之间,却是有着理论上的必然性;
而不是只是为了减少人的辛苦而提出的一另「懒人包」的修行方法。

而这理论就是法华经最重要的佛学理论:一乘。

经文:
未来世诸佛,    虽说百千亿、    无数诸法门,    其实为一乘。

诸佛两足尊,    知法常无性,    佛种从缘起,    是故说一乘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