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0年10月9日 星期五

《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》介紹了什麼

《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》介紹了什麼

序品,當然最重要的是把這經特色,以及「出現」的緣由,做一說明。

法華經,是「大乘」佛學的最重要經典。

大乘,如果要有意義,那必須是與「小乘」佛學做對比。

小乘佛學一般而言,被稱之為原始佛學,
因之,大乘可以說是在小乘的基礎上,再「發展出來的」佛學。

你可以想像成基督教的新約和舊約的發展關係。

而我們所熟悉的佛學,即漢傳佛學,即在中原大地,含日本韓國(即較強烈受中原文化影響的地區),也都是大乘佛學。

所以,這經有一重要的使命,即談出,大乘佛學和小乘對比之下,發展出了「什麼樣的新東西」;
而且,這些新東西,又為什麼比舊的,要更好,更有意義,更值得修行?

經文:
如是我聞。一時、佛住王舍城、耆闍崛山中,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。皆是阿羅漢,諸漏已盡,無復煩惱,逮得己利,盡諸有結,心得自在。

來,
「諸漏已盡,無復煩惱,逮得己利,盡諸有結,心得自在」,一個人如果已具有這種生命境界,那不簡單了。(而這往往是小乘修行的目標)

但法華經,一開頭就表明,就是向這些「高級境界的人」說的,也就是說,用這種方式表明,
這經,這經所要講的內容是給「高級境界的人」聽的。

換言之,用數學的比喻而言,
這不是九九乘法,這是高等代數。

不過佛學不是數學。

雖然法華在「義理」上是「更高檔」,
但就修行的方法而言,卻可能是更便利。
亦即,如果你相信這經典,你就可以來聽看看,
你可以用更方便的方法,達到更高義理的理解和證悟。

所以畫面又帶到其他人出場,經文:復有學、無學二千人。

這部經,談:用更方便的行法達成悟解更高遠的義理。

整部經不斷的說明、比喻、解釋:方便,為什麼說是更方便;高遠,為什麼是更高遠?

**
《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》介绍了什么

序品,当然最重要的是把这经特色,以及「出现」的缘由,做一说明。

法华经,是「大乘」佛学的最重要经典。

大乘,如果要有意义,那必须是与「小乘」佛学做对比。

小乘佛学一般而言,被称之为原始佛学,
因之,大乘可以说是在小乘的基础上,再「发展出来的」佛学。

你可以想象成基督教的新约和旧约的发展关系。

而我们所熟悉的佛学,即汉传佛学,即在中原大地,含日本韩国(即较强烈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地区),也都是大乘佛学。

所以,这经有一重要的使命,即谈出,大乘佛学和小乘对比之下,发展出了「什么样的新东西」;
而且,这些新东西,又为什么比旧的,要更好,更有意义,更值得修行?

经文:
如是我闻。一时、佛住王舍城、耆阇崛山中,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。皆是阿罗汉,诸漏已尽,无复烦恼,逮得己利,尽诸有结,心得自在。

来,
「诸漏已尽,无复烦恼,逮得己利,尽诸有结,心得自在」,一个人如果已具有这种生命境界,那不简单了。(而这往往是小乘修行的目标)

但法华经,一开头就表明,就是向这些「高级境界的人」说的,也就是说,用这种方式表明,
这经,这经所要讲的内容是给「高级境界的人」听的。

换言之,用数学的比喻而言,
这不是九九乘法,这是高等代数。

不过佛学不是数学。

虽然法华在「义理」上是「更高档」,
但就修行的方法而言,却可能是更便利。
亦即,如果你相信这经典,你就可以来听看看,
你可以用更方便的方法,达到更高义理的理解和证悟。

所以画面又带到其他人出场,经文:复有学、无学二千人。…

这部经,谈:用更方便的行法达成悟解更高远的义理。

整部经不断的说明、比喻、解释:方便,为什么说是更方便;高远,为什么是更高远?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