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妙法蓮華經信解品第四》的信解
信解?什麼是「信」「解」這兩個字合在一起所要凸顯出來的意義呢?
解是理解。
一種以「信」加在前面而來的理解。
於是,什麼是「信」?
來,「你相信朋友A會成功」。
這句,在你心中是一種什麼樣的運轉過程而來的意義呢?
朋友A,「應該」會成功,有成功的「潛能」,有成功的「可能性」;
但,目前沒有被「事實化」出來。即,沒有被實現化出來。No Realization!!
在沒有被事實化的狀況下,你認為「朋友A有可能性」,在「以後」會事實化出來。
這是相信。
相信,是對「可能性」賭上了。
用哲學的「存有論」術語。這是「先在」。把某種「先在」的東東,帶到光天化日之下。
於是,這篇,要我們先相信什麼?
經文:
佛知我等心樂小法,以方便力、隨我等說,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。今我等方知世尊於佛智慧、無所吝惜。
要相信:人人都是佛子,「真是佛子」。即,要相信,人人皆可成佛。
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漢傳大乘佛學的一般認知。
太平常的,我們都無所謂。
你知道嗎?
在印度的種性社會下,說人人皆可成佛,是有多麼大的衝擊性嗎?
所以這裡一個譬喻:逃子喻。
有個人「本來是」大富人家的長子。
但,很小就走失了。
只相信自己是窮子。
經過了一段艱辛的故事過程,
最後,他才又了解自己真的「本來就是」大富人家的長子。
「本來就是」。這是核心。你本來就是佛,佛子。本來!
如果把佛學看做是一種要實踐的宗教。
要實踐之前,你一定要先有相信。否則,動不了。
儒學也要相信:人皆有良能。
基督教是:信望愛。信在先。
生命,從宗教,從修行,而言,就是一段把你相信的東東,在你自己的生命中「顯化」出來的過程。
未必百分之百,但,你往這目標前進。所以,生命才能超越。超越既有的,而走向「可能性」。
但,這又是「本來就有的」。
經文:
深自慶倖,獲大善利,無量珍寶、不求自得。
**
《妙法莲华经信解品第四》的信解
信解?什么是「信」「解」这两个字合在一起所要凸显出来的意义呢?
解是理解。
一种以「信」加在前面而来的理解。
于是,什么是「信」?
来,「你相信朋友A会成功」。
这句,在你心中是一种什么样的运转过程而来的意义呢?
朋友A,「应该」会成功,有成功的「潜能」,有成功的「可能性」;
但,目前没有被「事实化」出来。即,没有被实现化出来。No Realization!!
在没有被事实化的状况下,你认为「朋友A有可能性」,在「以后」会事实化出来。
这是相信。
相信,是对「可能性」赌上了。
用哲学的「存有论」术语。这是「先在」。把某种「先在」的东东,带到光天化日之下。
于是,这篇,要我们先相信什么?
经文:
佛知我等心乐小法,以方便力、随我等说,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。今我等方知世尊于佛智慧、无所吝惜。
要相信:人人都是佛子,「真是佛子」。即,要相信,人人皆可成佛。
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汉传大乘佛学的一般认知。
太平常的,我们都无所谓。
你知道吗?
在印度的种性社会下,说人人皆可成佛,是有多么大的冲击性吗?
所以这里一个譬喻:逃子喻。
有个人「本来是」大富人家的长子。
但,很小就走失了。
只相信自己是穷子。
经过了一段艰辛的故事过程,
最后,他才又了解自己真的「本来就是」大富人家的长子。
「本来就是」。这是核心。你本来就是佛,佛子。本来!
如果把佛学看做是一种要实践的宗教。
要实践之前,你一定要先有相信。否则,动不了。
儒学也要相信:人皆有良能。
基督教是:信望爱。信在先。
生命,从宗教,从修行,而言,就是一段把你相信的东东,在你自己的生命中「显化」出来的过程。
未必百分之百,但,你往这目标前进。所以,生命才能超越。超越既有的,而走向「可能性」。
但,这又是「本来就有的」。
经文:
深自庆幸,获大善利,无量珍宝、不求自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