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0年3月20日 星期五

《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》 所呈現的講大乘經的情境 v.2.0

《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》所呈現的講大乘經的情境

這品是法華經的開場、介紹。

序品,基本上會把一篇文本的內容特色做出簡要的勾勒。

對我而言,在「讀」任何文本的序品時,我會注意二點:
一、 所謂的內容特色的特色是什麼?
二、 文本是用什麼樣的表達方式來呈現出那種特色?

經文:
為諸菩薩說大乘經,名無量義,教菩薩法,佛所護念。

這裡,清楚的說明了,這是一本談「大乘」佛法的經。

大乘,就佛學史發展而言,代表一種對佛法理解的新樣貌。
這裡的「新」是指相對於「以前的被理解樣態的佛法」而言,這以前的佛法理解樣態,這現象往往被稱之為小乘。
學術一點的講,是原始佛教。

好,那麼,這品,是以什麼的文本表達方式,來說明「大乘」的特色呢?佛經,往往是用「講故事」的方式來表達。

序品中的故事,我們可以看出、談出,什麼意義特色在裡面呢?

來,
第一,觀眾是各式各樣的人(存在主體)都有。阿羅漢、有學、無學、菩薩……
如果你的受眾是各式各樣的人,那麼你要如何講,才能滿足所有的人呢?

講故事。對,所以,經中很多故事。而不是推理論述,如心經般(嗯,例如:色即是空、空即是色)。

第二、現神變相,經文:佛放眉間白毫相光。

不同的神變,往往可以談出不同的意義。

這序品的放光,代表著意義是:經文:是故當知今佛現光,亦復如是,欲令眾生,咸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,故現斯瑞。

請注意:「咸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」中的「難信」。

所以,如果你讀法華經,怪怪的,有點信不下去。很正常。序品先跟你打預防針了。你不用對自己的反應懷疑。

第三、這次放光,以前其實也有過類似的事件。即,「本有」。
這寓指生命並不是某種單一存在、消失如是而已。生命是一種「流」。我們可以逆流而上,也可以順流而下。我們不是孤立的。

經文:
今見此瑞、與本無異,是故惟忖,今日如來當說大乘經,名妙法蓮華、教菩薩法、佛所護念。

「與本無異」。

好了,如果你可以了解上述的說法,下面的經文,你應就會有感的;
經文:
今相如本瑞,    是諸佛方便,    今佛放光明,    助發實相義。

諸人今當知,    合掌一心待,    佛當雨法雨,    充足求道者。

諸求三乘人,    若有疑悔者,    佛當為除斷,    令盡無有餘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