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9年11月8日 星期五

《妙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》的不輕什麼?

《妙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》的不輕什麼?

常不輕菩薩這篇,在我閱讀法華經的過程中,對我有一種「震了一跳」的作用。

大乘佛法,如果有什麼明顯法理上的特色,那就是:以利他為思考的起點。

「利他」,這有點老掉牙。
嗯,那個人不是掛在嘴上。

佛學談利他,有什麼不同之處?

這篇,讓我醒了一下。

利他,是指「對別人好」。
很簡單啊。
但,你有「對別人好嗎?」

有,但也沒有。

你只對你喜歡的人,好。
你只對對你有利的人,好。
你只對對你未來有用的人,好。
你只對你關心的人,好。
……
至少,
你想要好的人,你要看得順眼。

但,佛學的利他,是指:不分別的利他。

對,不分別。

那是對人性的一種挑戰。

所以,這不是一般的讓人活的舒適的人生小格言,
而是一種挑戰自我界線的行法:修行方法。

經文:
常作是言:『汝當作佛。』說是語時,眾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,避走遠住,猶高聲唱言:『我不敢輕於汝等,汝等皆當作佛。』以其常作是語故,增上慢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,號之為常不輕。

對他人的無比尊重和信任,就是常不輕菩薩。

他人,也包合你不喜的人,
你討厭的人,
你恨的人,
你看不爽的人,…。

這是修行。

這關走著走著,你的生命會有變化。經文:
為諸四眾說此經典故,得是常眼清淨、耳鼻舌身意諸根清淨,於四眾中說法,心無所畏。

心無所畏啊。
天啊。這是什麼心境。

心無所畏,那是因為每個人都值得你去「利他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