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妙法蓮華經.如來神力品》的神力是什麼
宗教往往會談「超經驗外的某種現象呈現」。
預知、復活、異變等等。
法華經也不例外,這裡,經中說:「一切眾前,現大神力,出廣長舌上至梵世,一切毛孔、放於無量無數色光,皆悉遍照十方世界。」
但是,如果這種談法是我們所無法接受的,那麼我們往往就要去詮釋,亦即,這「現象」是一種寓言,這寓言,往往要表達某種我們可以理解的「道理」。
出廣長舌要做什麼?
雖然這是很攝人的異象,但,出廣長舌然後放光,到底要幹什麼?
有那麼多的「超經驗異象」可以去展現,為什麼挑這個「出廣長舌」來表演呢?
在出廣長舌之前,是先有故事的。出廣長舌,是為了「回應」這故事。
這故事是,釋加牟尼的「從地湧出」之弟子說了如下的話:「世尊,我等於佛滅後,世尊分身所在國土、滅度之處,當廣說此經」。
所以經說:
「諸佛救世者, 住於大神通, 為悅眾生故, 現無量神力,
舌相至梵天, 身放無數光, 為求佛道者、 現此稀有事。」
「廣長舌」「放光」是用來形容廣說此經的教學效果。
有時,我真的很驚訝於印度經典中的「想像力」。
教學是:「出廣長舌」啊,這真的很有想像力,但又很「寫真」。
出廣長舌之後,就是「放無量無數色光」。
放廣長舌是「講」,於無量色光就是「讓人理解的作用」。
那麼,看到這異象的人呢會是如何反應,即現出這種異象對「閱聽眾」的作用是什麼?
「其中眾生,天龍、夜叉、乾闥婆、阿修羅、迦樓羅、緊那羅、摩侯羅伽、人非人、等」,
「既見是已,皆大歡喜,得未曾有」。
其實我第一次「有所理解地」讀到這句時,可謂「百感交集」。
佛與人有什麼不同?不要「異象地」說起來,真的也是不難理解。
佛有善巧方便,【能讓不同程度的人】,聽到東東後,【都可以】「皆大歡喜,得未曾有」
這真的是「神力」啊!
真的真的。
如果你是一位站在講台上的老師,如果你常看到你台下的同學眼中「放不出光來」,
啊,
能讓聽者「皆大歡喜,得未曾有」,真的是神力。
但後來,教書又多教了很年後,我又懷疑的問自己:
是佛的教學能力,所以才能讓聽者一律的「皆大歡喜」;
還是,
因為此經的特殊的內容特色,所以教它,才能有出廣長舌放光的效果?
經云:
即時諸天、於虛空中、高聲唱言:「過此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世界,有國、名娑婆,是中有佛、名釋迦牟尼,今為諸菩薩摩訶薩說大乘經,名妙法蓮華、教菩薩法、佛所護念,汝等當深心隨喜,亦當禮拜供養釋迦牟尼佛。」
很清楚的,這種異象出現是與「講法華經」有關。亦即,理論推演的說,如果是說其他的經典,要現的「神變現象」就應會不同。
所以,「法華經」的內容特色是,讓「所有的聽者」,注意哦,【不去區分聴者程度】的所有的聽者,都可以「皆大歡喜,得未曾有」。
如果,到目前你能理解到了這部經的這種內容特色,於是你就會去追問:
這如何可能?
於是你才能了解,法華經的那麼多的注疏,例如《法華玄義》,原來都是要回答這一提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