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常不輕菩薩〉的異想
這是一篇最引起我興趣的章節,在《法華經》中。
故事是這樣的。
有一位菩薩,被叫為「常不輕」菩薩。
因為他看到人就說:「我深敬汝等,不敢輕慢。所以者何。汝等皆行菩薩道,當得作佛。」
很好啊。不是嗎?對人無比尊重。對人無比相信。
當我們活在一美好的社會,如現在,我們不是每天在媒體中被呼喊著要去尊重人嗎?
我們不是每天也發表議論,說要去尊重人嗎?
甚至,我們不知罵了多少「別人」,說你不尊重這,不尊重那…
但《法華經》有意思的地方是,它接著說道:
四眾之中,有生瞋恚、心不淨者,惡口罵詈言:『是無智比丘、從何所來?自言我不輕汝,而與我等授記,當得作佛,我等不用如是虛妄授記。』
哇。
一堆人呢?無法接受這種「被尊重」。就開罵了:你算老幾啊?
其實也不算罵的沒有道理啊。
我一直無法有什麼深刻的理解這章的故事。
直到某種時刻,我感受到,原來去鼓勵人家也需要勇氣的。
這鼓勵是指:去鼓勵別人去改變自己,往更好的地方去改變自己。
給一個外在口號和理想,要別人往前衝,這太容易了。
當你跟別人說,去改變自己,變得更好;
大部分的人會回應說:你太假了吧。
而且有時,「眾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」。哈。
佛學往往讓人清醒。
它不是給你漂亮的美好之烏托邦之想像,
它清清楚楚的跟你說,人性的實相。
你都不一定想被尊重了,更何論你會去尊重別人。
所以,「常不輕」是菩薩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