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3年6月2日 星期五

妙法蓮華經陀羅尼品第二十六

 妙法蓮華經陀羅尼品第二十六

陀羅尼,是咒語。

這是佛學行法中的一項讓人注目的特色。

對我而言,我曾思考過的問題是:
一、為什麼,這會是行法,亦即這和對人生煩惱解脫之間的關係如何說明?
二、為什麼,這種行法,在佛學發展過程中,呈現出一種愈來愈旺的發展趨勢?

咒語,是唸的。

唸,是讀誦的一種修行行式,這在法華經呈現的很清楚。

換言之,這是對以意根為修行媒介的一種重視,和開發。

佛學在往後的發展過程中,唯識的特色,被強調了出來。

以意識為一種修行的核心方式,就有了可被理解性。

咒語,應是一種可被理解的簡短文字。

透過對這些短文句的不斷唱誦和思維,在意根上不斷的反觀,促成生命的變化。

如果唯識無境是佛學的核心概念,那麼,咒語的那樣的行法方式,就是一種可理解的做法。

這恰好也說明了在大乘的發展過程,持咒這樣的行法方式,不斷的開展了出來。

我們學音樂透過指法,讓生命有了音樂性。
我們可能透過對咒語短文的不斷思維,亦如對指法的練習,讓生命的向上之可能被呈現了出來。

這是我對陀羅尼的一種理解。

所以,我更愛背誦心經,因為可理解,所以背誦時,可思維,可觀想。

所以,如果依這樣的理解,那麼,華嚴經中的很多好句子,如十迴向品中的,
都更好的可以唸誦、思維和觀想,
也可以是陀羅尼。

那麼,那些無法被理解出意義的咒語呢?

嗯,我只能存而不論了。

妙法莲华经陀罗尼品第二十六

陀罗尼,是咒语。

这是佛学行法中的一项让人注目的特色。

对我而言,我曾思考过的问题是:
一、为什么,这会是行法,亦即这和对人生烦恼解脱之间的关係如何说明?
二、为什么,这种行法,在佛学发展过程中,呈现出一种愈来愈旺的发展趋势?

咒语,是唸的。

唸,是读诵的一种修行行式,这在法华经呈现的很清楚。

换言之,这是对以意根为修行媒介的一种重视,和开发。

佛学在往后的发展过程中,唯识的特色,被强调了出来。

以意识为一种修行的核心方式,就有了可被理解性。

咒语,应是一种可被理解的简短文字。

透过对这些短文句的不断唱诵和思维,在意根上不断的反观,促成生命的变化。

如果唯识无境是佛学的核心概念,那么,咒语的那样的行法方式,就是一种可理解的做法。

这恰好也说明了在大乘的发展过程,持咒这样的行法方式,不断的开展了出来。

我们学音乐透过指法,让生命有了音乐性。
我们可能透过对咒语短文的不断思维,亦如对指法的练习,让生命的向上之可能被呈现了出来。

这是我对陀罗尼的一种理解。

所以,我更爱背诵心经,因为可理解,所以背诵时,可思维,可观想。

所以,如果依这样的理解,那么,华严经中的很多好句子,如十迴向品中的,
都更好的可以唸诵、思维和观想,
也可以是陀罗尼。

那么,那些无法被理解出意义的咒语呢?

嗯,我只能存而不论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