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2年8月19日 星期五

《妙法蓮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》:就是這樣的實相

 《妙法蓮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》:就是這樣的實相


這是佛經文本寫作格式的特色之一,往往最後會有鼓勵勉勵之類的文本,「勸發」。

來,如果是你想鼓勵某人某事,你會怎麼去寫?

再過來,古典文本的內容,是「想」出來的,去「說服你的」,還是說,古典文本是某種「實相」的一種文本呈現。

這二點,要在心中想想。

既是某種「實相」的呈見,那古典文本往往就只是「說出來」,因為「道」就是存在於此。

說出來,完全不同於「說服」。說出來的,就是把既存的真理用語言呈現出來。往往是一種「要如此才行」的過程。

經文:
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於如來滅後,云何能得是法華經?

要得到之前,要先具備什麼呢?

這很重要,這是「要如此的」。就像學鋼琴就要練「指法」一樣。

經文:
佛告普賢菩薩:「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成就四法,於如來滅後,當得是法華經,一者、為諸佛護念,二者、植眾德本,三者、入正定聚,四者、發救一切眾生之心,善男子、善女人,如是成就四法,於如來滅後,必得是經。」

這裡有四項重點,你有那一樣?

當然,這目的是「必得是經」。如果你有想要的話?

但話說回來,如果你想要的話,也不是想要有就有,彿彷佛經欠你似的。「行法」,是要走過的。

你有先付出了嗎?

如果你今天有看到這篇,某種玄思而言,大概你或多或少有上面的四項,因為,這是佛經所展示的「實相」。「必得是經」,講得有重,很有力的。

第二項,很接近儒家。所以,佛家在中國文化是有某種相似性的。「積功累德」這樣的很傳統式的說法就出來了。漢傳佛學就很重「積功累德」。

其他的往往就很有佛家的特色。

入正定聚,往往方法是「打坐」。這在廣義中原文化流行之地也很流行。很有禪味。

第四項,不容易,但卻是一種「意根」的修法,很唯識的。但,方便。類似後來的淨土法門。

第一項,最難,「為諸佛護念」,這好像是「外在之力」。但法華是大乘,談「心」,是指你相信人心即佛心嗎?你真的相信嗎?

有這根本理論,所以才能談修行。修行,修自己,轉自己的心。


《妙法莲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》:就是这样的实相


这是佛经文本写作格式的特色之一,往往最后会有鼓励勉励之类的文本,「劝发」。

来,如果是你想鼓励某人某事,你会怎麽去写?

再过来,古典文本的内容,是「想」出来的,去「说服你的」,还是说,古典文本是某种「实相」的一种文本呈现。

这二点,要在心中想想。

既是某种「实相」的呈见,那古典文本往往就只是「说出来」,因为「道」就是存在于此。

说出来,完全不同于「说服」。说出来的,就是把既存的真理用语言呈现出来。往往是一种「要如此才行」的过程。

经文:
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于如来灭后,云何能得是法华经?

要得到之前,要先具备什麽呢?

这很重要,这是「要如此的」。就像学钢琴就要练「指法」一样。

经文:
佛告普贤菩萨:「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成就四法,于如来灭后,当得是法华经,一者、为诸佛护念,二者、植众德本,三者、入正定聚,四者、发救一切众生之心,善男子、善女人,如是成就四法,于如来灭后,必得是经。」

这裡有四项重点,你有那一样?

当然,这目的是「必得是经」。如果你有想要的话?

但话说回来,如果你想要的话,也不是想要有就有,彿彷佛经欠你似的。「行法」,是要走过的。

你有先付出了吗?

如果你今天有看到这篇,某种玄思而言,大概你或多或少有上面的四项,因为,这是佛经所展示的「实相」。「必得是经」,讲得有重,很有力的。

第二项,很接近儒家。所以,佛家在中国文化是有某种相似性的。「积功累德」这样的很传统式的说法就出来了。汉传佛学就很重「积功累德」。

其他的往往就很有佛家的特色。

入正定聚,往往方法是「打坐」。这在广义中原文化流行之地也很流行。很有禅味。

第四项,不容易,但却是一种「意根」的修法,很唯识的。但,方便。类似后来的淨土法门。

第一项,最难,「为诸佛护念」,这好像是「外在之力」。但法华是大乘,谈「心」,是指你相信人心即佛心吗?你真的相信吗?

有这根本理论,所以才能谈修行。修行,修自己,转自己的心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