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妙法蓮華經勸持品第十三》:勸別人嗎?還是自己。
勸持品,看文字表面之義,好像是「勸讀者」要去做什麼,用現代話的說法是「廣告」。
不過,從整個文本結構而言,並不是。
相反,是「受記的」人他們說他們要去「勸持別人」。
在這時代,去「勸持別人」有一點負面意義在。雖然,如果你去「廣告」就不會有事。
來,不知你有沒有想過,為什麼各大宗教的經典文本中,「去勸持別人」往往是重要的教義所在嗎?
那是騙你要去信某事嗎?還是說,「去勸持別人」是重要的行法。
如果,修行此事對你而言是有意義的,那麼「去勸持別人」真的是「必要的」一種行法過程嗎?
為什麼,從理論而言,「去勸持別人」是一件重要的行法呢?修行是個人之事,為什麼「去勸別人」又倒變成了必要的過程呢?
這是一種理論上的矛盾。真的,我想了很久。
佛學,到了大乘,重要的理論基礎是「他人即我」,這是「空性」。即從人無我到法無我。
去勸持別人,等於「勸持自己」。勸持別人,從行法理論而言,不是要去改變「別人」,而往往這是「改變自己」最有效的辦法。
人,如同眼睛不能看到眼睛自己,是看不到「自己」的,只能看到「別人」。
這是人的「意向性」的特色,指向「對象」(胡塞爾)。人的一起心動念就是「對象」。
只有從「被看物」才能論證出「眼睛」的存在。只有從「被看物」才能說出眼力有沒有問題。
你不信?
同學,你有沒有想讀書但又讀不下去的感受啊?你想突破嗎?來,用這行法理論你去試看看。
你去勸別人「要讀書」或是「去考研究所」。你在這過程中,會被很多人笑,但,沒關係,別人有沒有怎樣並不重要,如果你有走過,你就會知道「讀書」和「考研究所」有多重要。
在這「看別人的」過程,你會改變自己,你會「了悟」讀書的重要。
這是行法。
相反的,如果你天天笑別人讀書,那麼……
所以,經文:
爾時藥王菩薩摩訶薩、及大樂說菩薩摩訶薩、與二萬菩薩眷屬俱,皆於佛前、作是誓言:「惟願世尊不以為慮,我等於佛滅後,當奉持、讀誦、說此經典。後惡世眾生,善根轉少,多增上慢,貪利供養,增不善根,遠離解脫。雖難可教化,我等當起大忍力,讀誦此經,持說、書寫、種種供養、不惜身命。」
「我等當起大忍力」。嗯,所以這很難。更重要的是,這過程是「改變自己」的,所以要「忍」。忍是改變自己的必然呈現的經驗現象。
經文:
諸聚落城邑, 其有求法者, 我皆到其所, 說佛所囑法。
我是世尊使, 處眾無所畏, 我當善說法, 願佛安隱住。
好美啊。真是行法。
《妙法莲华经劝持品第十三》:劝别人吗?还是自己。
劝持品,看文字表面之义,好像是「劝读者」要去做什麽,用现代话的说法是「广告」。
不过,从整个文本结构而言,并不是。
相反,是「受记的」人他们说他们要去「劝持别人」。
在这时代,去「劝持别人」有一点负面意义在。虽然,如果你去「广告」就不会有事。
来,不知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麽各大宗教的经典文本中,「去劝持别人」往往是重要的教义所在吗?
那是骗你要去信某事吗?还是说,「去劝持别人」是重要的行法。
如果,修行此事对你而言是有意义的,那麽「去劝持别人」真的是「必要的」一种行法过程吗?
为什麽,从理论而言,「去劝持别人」是一件重要的行法呢?修行是个人之事,为什麽「去劝别人」又倒变成了必要的过程呢?
这是一种理论上的矛盾。真的,我想了很久。
佛学,到了大乘,重要的理论基础是「他人即我」,这是「空性」。即从人无我到法无我。
去劝持别人,等于「劝持自己」。劝持别人,从行法理论而言,不是要去改变「别人」,而往往这是「改变自己」最有效的办法。
人,如同眼睛不能看到眼睛自己,是看不到「自己」的,只能看到「别人」。
这是人的「意向性」的特色,指向「对象」(胡塞尔)。人的一起心動念就是「對象」。
只有从「被看物」才能论证出「眼睛」的存在。只有从「被看物」才能说出眼力有没有问题。
你不信?
同学,你有没有想读书但又读不下去的感受啊?你想突破吗?来,用这行法理论你去试看看。
你去劝别人「要读书」或是「去考研究所」。你在这过程中,会被很多人笑,但,没关係,别人有没有怎样并不重要,如果你有走过,你就会知道「读书」和「考研究所」有多重要。
在这「看别人的」过程,你会改变自己,你会「了悟」读书的重要。
这是行法。
相反的,如果你天天笑别人读书,那麽……
所以,经文:
尔时药王菩萨摩诃萨、及大乐说菩萨摩诃萨、与二万菩萨眷属俱,皆于佛前、作是誓言:「惟愿世尊不以为虑,我等于佛灭后,当奉持、读诵、说此经典。后恶世众生,善根转少,多增上慢,贪利供养,增不善根,远离解脱。虽难可教化,我等当起大忍力,读诵此经,持说、书写、种种供养、不惜身命。」
「我等当起大忍力」。嗯,所以这很难。更重要的是,这过程是「改变自己」的,所以要「忍」。忍是改变自己的必然呈现的经验现象。
经文:
诸聚落城邑, 其有求法者, 我皆到其所, 说佛所嘱法。
我是世尊使, 处众无所畏, 我当善说法, 愿佛安隐住。
好美啊。真是行法。
回教學總網站
2022年1月14日 星期五
《妙法蓮華經勸持品第十三》:勸別人嗎?還是自己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