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1年4月23日 星期五

《妙法蓮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》之什麼是法供養

《妙法蓮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》之什麼是法供養

佛經的文本是有「文本結構的」。

依天台智者大師的說法,
〈藥王品〉以下五品,為弘傳法華度化眾生利益流通的殊勝!

換言之,從這品開始,就是強調「講出去」或「實踐出來」所能產生的效果和作用,
用哲學術語,
可以說是「修行論」;或是「實踐論」。

人,如何可能改變自己?

這是很重要的發問?不是嗎。

看看你的四周,有人比你聰明,有人比你漂亮,有人比你會算數學,有人藍球打的好。

難道說,這一切都是「定了」嗎?
人有沒有可有「透過某種方法」再去重新的改變自己,讓自己可以再「再向上變化」。

你會隨口的說,一定可以。

哦,那是社會習氣給你的口頭禪。憑什麼說,人是可以改變自己的?為什麼?如何可能?
這就是「哲學的追問」。

流通品,是對這種「追問模式」的一種古代的回應模式。
古典作品往往是用某種比喻或是故事,來回應;
而不是用論述的,如我這篇的這種談法。

論述,這是現代化下的講法,要用「論證」來讓你相信,
因為,你不相信「比喻」。

經文:
爾時宿王華菩薩白佛言:「世尊,藥王菩薩、云何遊於娑婆世界,世尊,是藥王菩薩、有若干百千萬億那由他難行苦行,善哉、世尊,願少解說。」

文章一開頭,就提出「修行的問題」。

問說,有一位「修行者」,藥王菩薩,他的修行方法是「難行苦行」,其實也是對傳統那種「苦行」方法的提出追問。

這種方法,要如何來看待呢?

故事開始了。

先說有一位菩薩,經文:一切眾生喜見菩薩,樂習苦行。

但後來,他成就後,卻說了,
經文:我得現一切色身三昧,皆是得聞法華經力,我今當供養日月淨明德佛、及法華經。

重點不在「苦行」,而是「聞法華經力」。這裡,由小乘向大乘的方法前進。

那麼,這改變中,有沒有修行的方法可以提出呢?有;「供養」。

那供養這種方法,有沒有什麼可以再進行分析的呢?有,
經文:我雖以神力供養於佛,不如以身供養。而這就是「法供養」。

用儒學的談法,去「實踐」德性,才是真正的德性。

再來,供養這種方法的最後目標是什麼,亦即你心存什麼念頭而供養,
經文:
而以供養,令無數求聲聞眾、無量阿僧祇人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皆使得住現一切色身三昧。

心中的念頭是,希望別人也能有更好的生命發展。

這是典型的大乘心法:為他人好,自己才能好。

供養這種行法,亦如是。


如果你跟我一樣有某種宗教上的思考和經驗,
來,我跟你說,「供養」真的很重要。

然而這篇跟我們說,實踐出去,才是最好的供養。

其實,只有實踐出去的當下,生命的改變才能發動。

同學,來吧,真的,晚上坐在書桌前,把「硬書」(理論一點的)打開,想法子讀下去。
你是高中生嗎?來,記得「每天」算數學。真的。算數學是讓自己抽象理解力增加的「行法」。

去做,這即是法供養。

經文:
善男子,是名第一之施,於諸施中、最尊最上,以法供養諸如來故。

**
《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》之什么是法供养

佛经的文本是有「文本结构的」。

依天台智者大师的说法,
〈药王品〉以下五品,为弘传法华度化众生利益流通的殊胜!

换言之,从这品开始,就是强调「讲出去」或「实践出来」所能产生的效果和作用,
用哲学术语,
可以说是「修行论」;或是「实践论」。

人,如何可能改变自己?

这是很重要的发问?不是吗。

看看你的四周,有人比你聪明,有人比你漂亮,有人比你会算数学,有人蓝球打的好。

难道说,这一切都是「定了」吗?
人有没有可有「透过某种方法」再去重新的改变自己,让自己可以再「再向上变化」。

你会随口的说,一定可以。

哦,那是社会习气给你的口头禅。凭什么说,人是可以改变自己的?为什么?如何可能?
这就是「哲学的追问」。

流通品,是对这种「追问模式」的一种古代的响应模式。
古典作品往往是用某种比喻或是故事,来响应;
而不是用论述的,如我这篇的这种谈法。

论述,这是现代化下的讲法,要用「论证」来让你相信,
因为,你不相信「比喻」。

经文:
尔时宿王华菩萨白佛言:「世尊,药王菩萨、云何游于娑婆世界,世尊,是药王菩萨、有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难行苦行,善哉、世尊,愿少解说。」

文章一开头,就提出「修行的问题」。

问说,有一位「修行者」,药王菩萨,他的修行方法是「难行苦行」,其实也是对传统那种「苦行」方法的提出追问。

这种方法,要如何来看待呢?

故事开始了。

先说有一位菩萨,经文:一切众生喜见菩萨,乐习苦行。

但后来,他成就后,却说了,
经文:我得现一切色身三昧,皆是得闻法华经力,我今当供养日月净明德佛、及法华经。

重点不在「苦行」,而是「闻法华经力」。这里,由小乘向大乘的方法前进。

那么,这改变中,有没有修行的方法可以提出呢?有;「供养」。

那供养这种方法,有没有什么可以再进行分析的呢?有,
经文:我虽以神力供养于佛,不如以身供养。而这就是「法供养」。

用儒学的谈法,去「实践」德性,才是真正的德性。

再来,供养这种方法的最后目标是什么,亦即你心存什么念头而供养,
经文:
而以供养,令无数求声闻众、无量阿僧祇人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皆使得住现一切色身三昧。

心中的念头是,希望别人也能有更好的生命发展。

这是典型的大乘心法:为他人好,自己才能好。

供养这种行法,亦如是。


如果你跟我一样有某种宗教上的思考和经验,
来,我跟你说,「供养」真的很重要。

然而这篇跟我们说,实践出去,才是最好的供养。

其实,只有实践出去的当下,生命的改变才能发动。

同学,来吧,真的,晚上坐在书桌前,把「硬书」(理论一点的)打开,想法子读下去。
你是高中生吗?来,记得「每天」算数学。真的。算数学是让自己抽象理解力增加的「行法」。

去做,这即是法供养。

经文:
善男子,是名第一之施,于诸施中、最尊最上,以法供养诸如来故。





2021年4月9日 星期五

《妙法蓮華經囑累品第二十二》的交待

《妙法蓮華經囑累品第二十二》的交待

囑累,就是對弟子或跟隨眾的一些「交待話語」。

我們都曾經面臨「囑累」的情境,在那時,你會交待什麼?

所以,在這經中,釋氏會交待什麼?

經文:
「我於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、修習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,今以付囑汝等,汝等應當一心流布此法,廣令增益。」

「流布此法」。就是去宣講這經的內容、義理。

這,你可能會覺得又是「宣傳行銷」的技法嗎?4P或是4C,或是STP分析…

經文:
汝等若能如是,則為已報諸佛之恩。

「報恩」。這是經典給出的觀點。

人,真的是這樣。如果你真的被某種「真理」改變了對生命意義的態度和看法,
「講出去」這樣的「報恩」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反應。

如果你沒有真的得到什麼讓生命改變的意義和觀念,你是無法有這種「報恩」的感覺跑出來的。

與其說,經典是要你去「行銷」,
倒不如說,經典最後提示了「堪驗你修行到了什麼檔次」的方法。

講出去、做出去,是重要的修行方法,也是修行成果的堪驗方法。

沒有真的「有所得於心」,你是講不出去,做不出來的。

對「真理」的講出去,不是帶風向。帶風向是行銷,你會動腦,你會累,但你不會「怕」。因為,你不會讓別人知道「你」在帶風向。你是在「黑暗中」的。

講出去,是自己也走出去。是你在光天化日之下。你要以身證道的,亦即,用你自己的行為去證明你相信的真理。

你真的「證得了」真理了嗎?你必須用自己去證明。修行,如此。

經文:
汝等亦應隨學如來之法,勿生慳吝,於未來世,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、信如來智慧者,當為演說此法華經,使得聞知,為令其人得佛慧故。

「勿生慳吝」啊!朋友。真的,真的。朋友。
因為,真正的真理一旦被領悟,真的不想講出去。那過程,太艱辛了。

但,這是修行的最後一關鍵,「為令其人得佛慧故」。

**

《妙法莲华经嘱累品第二十二》

嘱累,就是对弟子或跟随众的一些「交待话语」。

我们都曾经面临「嘱累」的情境,在那时,你会交待什么?

所以,在这经中,释氏会交待什么?

经文:
「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、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,今以付嘱汝等,汝等应当一心流布此法,广令增益。」

「流布此法」。就是去宣讲这经的内容、义理。

这,你可能会觉得又是「宣传营销」的技法吗?4P或是4C,或是STP分析…

经文:
汝等若能如是,则为已报诸佛之恩。

「报恩」。这是经典给出的观点。

人,真的是这样。如果你真的被某种「真理」改变了对生命意义的态度和看法,
「讲出去」这样的「报恩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反应。

如果你没有真的得到什么让生命改变的意义和观念,你是无法有这种「报恩」的感觉跑出来的。

与其说,经典是要你去「营销」,
倒不如说,经典最后提示了「堪验你修行到了什么档次」的方法。

讲出去、做出去,是重要的修行方法,也是修行成果的堪验方法。

没有真的「有所得于心」,你是讲不出去,做不出来的。

对「真理」的讲出去,不是带风向。带风向是营销,你会动脑,你会累,但你不会「怕」。因为,你不会让别人知道「你」在带风向。你是在「黑暗中」的。

讲出去,是自己也走出去。是你在光天化日之下。你要以身证道的,亦即,用你自己的行为去证明你相信的真理。

你真的「证得了」真理了吗?你必须用自己去证明。修行,如此。

经文:
汝等亦应随学如来之法,勿生悭吝,于未来世,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、信如来智慧者,当为演说此法华经,使得闻知,为令其人得佛慧故。

「勿生悭吝」啊!朋友。真的,真的。朋友。
因为,真正的真理一旦被领悟,真的不想讲出去。那过程,太艰辛了。

但,这是修行的最后一关键,「为令其人得佛慧故」。


2021年4月2日 星期五

《妙法蓮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》之神力是什麼

《妙法蓮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》之神力是什麼


如來的「神力」是什麼?

這文句所指,往往可以盡情的想像。

但,「佛經」,可能比你想像中的「理性」更理性。

那些被想像成火光十色的現象,一點也都不是「神力」。

真正的神力是:經文:

爾時世尊於文殊師利等、無量百千萬億舊住娑婆世界菩薩摩訶薩、……、等,一切眾前,現大神力,出廣長舌上至梵世,一切毛孔、放於無量無數色光,皆悉遍照十方世界。


「出廣長舌」才是大神力。

而出廣長舌是意指:經文:

有國、名娑婆,是中有佛、名釋迦牟尼,今為諸菩薩摩訶薩說大乘經,名妙法蓮華、教菩薩法、佛所護念…。

說「法」,就是出廣長舌。亦即,論說闡揚「佛法」,說「真理」亦可。

而在弘法的過程中,能用好最棒的方法可以讓人聽懂就是有「神力」。

經文:
諸佛救世者,    住於大神通,    為悅眾生故,    現無量神力,
舌相至梵天,    身放無數光,    為求佛道者、    現此稀有事。

當老師的很清楚,真的,能讓同學聽懂,真是神力啊。

這裡,各位老師,各位教育者朋友,
在講台上,用盡方法讓同學去聽懂聽理解您內心中無私的真理,就是「出廣長舌」的修行方法。亦即是「現無量神力」。

經文:
以佛滅度後、    能持是經故,    諸佛皆歡喜,    現無量神力。

當老師的,一言一行的慎重,在此。
因為,修法殊勝,果報殊特,而因果也不可思議。

切莫「私心自用」啊。出廣長舌,是為法故。

**
《妙法莲华经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》之神力是什么


如来的「神力」是什么?

这文句所指,往往可以尽情的想象。

但,「佛经」,可能比你想象中的「理性」更理性。

那些被想象成火光十色的现象,一点也都不是「神力」。

真正的神力是:经文:

尔时世尊于文殊师利等、无量百千万亿旧住娑婆世界菩萨摩诃萨、……、等,一切众前,现大神力,出广长舌上至梵世,一切毛孔、放于无量无数色光,皆悉遍照十方世界。


「出广长舌」才是大神力。

而出广长舌是意指:经文:

有国、名娑婆,是中有佛、名释迦牟尼,今为诸菩萨摩诃萨说大乘经,名妙法莲华、教菩萨法、佛所护念…。

说「法」,就是出广长舌。亦即,论说阐扬「佛法」,说「真理」亦可。

而在弘法的过程中,能用好最棒的方法可以让人听懂就是有「神力」。

经文:
诸佛救世者,    住于大神通,    为悦众生故,    现无量神力,
舌相至梵天,    身放无数光,    为求佛道者、    现此稀有事。

当老师的很清楚,真的,能让同学听懂,真是神力啊。

这里,各位老师,各位教育者朋友,
在讲台上,用尽方法让同学去听懂听理解您内心中无私的真理,就是「出广长舌」的修行方法。亦即是「现无量神力」。

经文:
以佛灭度后、    能持是经故,    诸佛皆欢喜,    现无量神力。

当老师的,一言一行的慎重,在此。
因为,修法殊胜,果报殊特,而因果也不可思议。

切莫「私心自用」啊。出广长舌,是为法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