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妙法蓮華經勸持品第十三》之自知我心
勸持品,是品名,就是說勸別人也來讀一讀法華經。所以是,「勸持品」。
那麼,各位可以先想一想,勸一個人去讀什麼,有什麼重大困難呢?所以要特別成立一個章節來談,這問題!
經文:
後惡世眾生,善根轉少,多增上慢,貪利供養,增不善根,遠離解脫。
雖難可教化,我等當起大忍力,讀誦此經,持說、書寫、種種供養、不惜身命。
這句,一般「現代人」是無法有感受或感覺的。
我們習慣抽象的說「人人都是一樣很棒的」,但這是抽象的說啦。雖然你的內心深處可能不是如此,否則你在罵「和你不同立場的人」時候,卻又是如此的用力呢?
佛經,正視人的「不完美」性,所以有如下句子:
善根轉少,多增上慢,貪利供養。
但佛經,卻絕不放棄你的可以「變好」的本質,所以:
雖難可教化,我等當起大忍力。
要讓人「變好」的勸持,你是要付出代價的,這你要嗎?
要有「大忍力」。
這是非常嚴重的描述,但人世間似乎如此。
要讓別人自己願意改變,是難的,所以要忍。
不容易,所以,我們往往採用「修理別人」的方法來改變別人。
但,人在勸持別人,讓別人自已願意去改變自己的過程中,往往自己變的最多;
別人是否有因此而獲益,不知,
但你一定在勸持別人的過程,而看到自己的不完美。
這就是大乘佛法的行法,從別人身上看到自己,從對別人好的過程中,讓自己更好。
所以此章經文最後:
諸聚落城邑, 其有求法者, 我皆到其所, 說佛所囑法。
我是世尊使, 處眾無所畏, 我當善說法, 願佛安隱住。
我於世尊前、 諸來十方佛, 發如是誓言, 佛自知我心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