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9年10月10日 星期四

《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》:佛的老師

《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》:佛的老師

這篇很有意思,談釋迦牟尼佛的老師:提婆達多

兩人的師生關係是一種什麼樣故事呢?

一、首先,釋迦牟尼自己要先「求」,求什麼,求有好老師。

經文:
擊鼓宣令、四方求法:「誰能為我說大乘者,吾當終身供給走使。」

二、老師出現了,但有提出「條件」:經文:
時有仙人、來白王言:「我有大乘,名妙法蓮華經,若不違我,當為宣說。」

條件蠻苛的:若不違我。

三、學生後來的表現如何?經文:
王聞仙言,歡喜踴躍,即隨仙人、供給所需,採果、汲水,拾薪、設食,乃至以身而為床座,身心無倦。於時奉事、經於千歲,為於法故,精勤給侍,令無所乏。」

這種描述,或許我們承受不住。就當一種寓意來看。

於是,這裡有一種「求學」的結構,在。

一、要學生自己「先有」某種企圖。
二、於是,老師會「相應的出現」;但會有「條件」。
三、學生能不能承受的住那種條件?

對我而言,這才是「求學/成長過程」的實相,真理。不論是讀書或工作。

第一的「先有」是重要的,你一定要不斷的問自己,自己要長成出更不一樣的自己。

這即是「發願」。

願一發,相應要來的,自然會來。

沒有願,再好的老師來,對你仍是「如我於浮雲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