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》之為什麼
序品,當然是這部經典之所以出現的緣由。
對啊,為什麼一部經典要出現?
佛學,往往問得很哲學,
往往比你想的更深。
釋氏沒有說。
倒是文殊師利說起來了:
如我惟忖,今佛世尊欲說大法,雨大法雨,吹大法螺,擊大法鼓,演大法義。
我們這個時代,看到這種句子,大概就會先有某種反感。
我以前也是。
反正所有宗教都在說自己有多好……
那,到底那麼好,是好在那裡啦?對不對。
我也不耐煩的問過。
經文:
今相如本瑞, 是諸佛方便, 今佛放光明, 助發實相義。
助發實相義。
佛學,沒有要跟你說什麼道德啦、人性啦、人要如何啦?
認真講,佛學是一種知識論,一種實踐式的知識論。
從,人為什麼有生老病死,佛學開始對人生追問。
這是對實相追尋的方向。
對我而言,佛學還非常「現象學」。
因為,生老病死,是人唯一真正擁有的,而且人人平等的。
這裡,才真的是人生追問的最堅強根基!最毫無歧義的出發點。
如果還談了其他的什麼更多,
那麼,
那些更多,都是為了讓你「了悟」實相的方法;
而不是要去當個好人。
佛學,比哲學更哲學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