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妙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》的為什麼「不輕」
常不輕菩薩,這篇一直很有意思的「故事」。
是一位修行人,菩薩,的做人世處行為的故事。
其實,用現代人的生活習氣而言,這位菩薩的行為模式,是「怪怪的」。
他/她碰到每一個人,不管喜不喜歡的人,都如下,經文:
高聲唱言:『我不敢輕於汝等,汝等皆當作佛。』
當然,很多人覺得他瘋了。經文:如此經歷多年,常被罵詈。
那麼,到底這故事,要讓我們了解什麼?
如果,我們接著前面一篇的標題來看,可能就有理解的視野:〈妙法蓮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〉。
法師功德,接下來的是「常不輕」。
這是否意味著,人生最大的一種德性展現就是「常不輕」。
不輕,任何一個人。
包括,你討厭的,你不喜的,你憤恨的。
走過了這一關,才是目的。
而累積了那麼多的功德,也只不過是為了能讓你真正的「常不輕」。
不輕,真的很難。很難。
那麼,不輕的修行到最後,是什麼人格情境的展現,經文:
得是常眼清淨、耳鼻舌身意諸根清淨,於四眾中說法,心無所畏。
嗯,「清淨」、「心無所畏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