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0年11月6日 星期五

《妙法蓮華經藥草喻品第五》的比喻是什麼

《妙法蓮華經藥草喻品第五》的比喻是什麼

法華經,用很多比喻來講「道理」。

藥草,是救命的草。

但這篇經文,重點不是這藥草能有什麼功效,能幫上的建康什麼忙;不是。
而是,在強調,人如果生不同的病,就應吃不同藥。
天底下,沒有什麼萬能的藥。

經文:
雖一地所生,一雨所潤,而諸草木(藥草)、各有差別。

佛經,或古典經文,或知識系統,也可以看做是藥草。不同程度的人,就應有不同程度相對應的「經典」。

經文:
卉木叢林、及諸藥草,小根小莖、小枝小葉,中根中莖、中枝中葉,大根大莖、大枝大葉,諸樹大小,隨上中下、各有所受

這樣的概念,是佛學中很特別的「教學概念」。其他的古典文本中,很少看到如此強調「受眾差異」的現象。

經文:
如來於時,觀是眾生諸根利鈍,精進、懈怠,隨其所堪、而為說法,種種無量,皆令歡喜、快得善利。

某個角度而言,這也是提醒「信者」,你所信的,你所理解的,可能只是「適合你檔次」的東東,而不是最高程度的道理。

了解,你是在變化的過程,了解,你只是在往更高檔次的路途中;於是你對別人才會真正開展出包容力。
因為,你和別一樣,都只是在不完美而追求完美的中途。
你才能感激別人對你的「包容」,那些你以前看不到的別人的寬容。

也正是佛學有這種不同藥草的觀念,所以在學術史上,漢傳佛學才會有獨特的「判教系統」,例如藏通別圓(天台)、小始終頓圓(華嚴)。

真正了解差異,包容才會成為可能。包容是為了讓別人像他自己。
沒有感受到他人的差異的特色,包容只是一種要求別人「和你一樣」的現代化咒語。

**
《妙法莲华经药草喻品第五》的比喻是什么

法华经,用很多比喻来讲「道理」。

药草,是救命的草。

但这篇经文,重点不是这药草能有什么功效,能帮上的建康什么忙;不是。
而是,在强调,人如果生不同的病,就应吃不同药。
天底下,没有什么万能的药。

经文:
虽一地所生,一雨所润,而诸草木(药草)、各有差别。

佛经,或古典经文,或知识系统,也可以看做是药草。不同程度的人,就应有不同程度相对应的「经典」。

经文:
卉木丛林、及诸药草,小根小茎、小枝小叶,中根中茎、中枝中叶,大根大茎、大枝大叶,诸树大小,随上中下、各有所受

这样的概念,是佛学中很特别的「教学概念」。其他的古典文本中,很少看到如此强调「受众差异」的现象。

经文:
如来于时,观是众生诸根利钝,精进、懈怠,随其所堪、而为说法,种种无量,皆令欢喜、快得善利。

某个角度而言,这也是提醒「信者」,你所信的,你所理解的,可能只是「适合你档次」的东东,而不是最高程度的道理。

了解,你是在变化的过程,了解,你只是在往更高档次的路途中;于是你对别人才会真正开展出包容力。
因为,你和别一样,都只是在不完美而追求完美的中途。
你才能感激别人对你的「包容」,那些你以前看不到的别人的宽容。

也正是佛学有这种不同药草的观念,所以在学术史上,汉传佛学才会有独特的「判教系统」,例如藏通别圆(天台)、小始终顿圆(华严)。

真正了解差异,包容才会成为可能。包容是为了让别人像他自己。
没有感受到他人的差异的特色,包容只是一种要求别人「和你一样」的现代化咒语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